7月5日电 题:中国评级机构:下半年信用风险预计保持平稳
中新财经记者张文晖
大公国际党委副书记、总裁应海峰7月5日表示,展望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宽信用逐步落地,信用债市场将发挥一定的稳定经济作用,信用风险预计保持平稳。但全球加息趋势使得信用债融资成本窄幅震荡或面临抬升压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要求也使信用债市场扩容面临压力。
大公国际是一家中央企业控股的信用评级机构,也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批信用评级机构之一。7月5日,大公国际“稳增长防风险”2022年中期交流会通过线上方式举办。
应海峰在会上指出,上半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疫情反弹的影响,债券违约风险持续暴露,但整体较上年同期有所好转。从数据上看,上半年新增首次违约主体数量、债券实质违约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7.27%和68.46%,但展期债券增多至40只,较上年同期上涨了17.65%。
“上半年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债券市场做出了不懈努力。”应海峰指出,总体来看,债券市场继续加强对稳经济的支撑作用,债券发行成本下降,债券融资规模整体保持平稳上涨。同时,监管继续趋严,在符合杠杆率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的要求下,信用债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信用债优质资产稀缺,出现结构性资产荒。
大公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柏乐表示,展望下半年,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下,疫情再次大幅反弹的可能性较低,对宏观经济的扰动或将减弱,基建投资仍是稳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消费或将重返上行轨道,加之我国经济韧性较强,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助力下,经济修复步伐有望加快。
此外,就“热点行业风险研判与机遇探讨以及行业间风险外溢的影响”等主题,大公国际公用部总经理王燕在圆桌讨论环节表示,2022年上半年信用债市场出现明显的结构性“资产荒”现象,叠加城投政策边际放松,拥有“信仰”加持的城投债做为安全性相对较高的优质资产,成为被追捧的对象。下半年城投融资或将弱于上半年,需警惕尾部城投的再融资风险。
大公国际金融部总经理李佳睿对银行业进行了展望,他认为下半年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仍是金融监管主要目标,银行业将继续面临强监管环境,同时我国经济环境仍较为复杂,政策将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商业银行或将进入扩表期,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及资本充足水平、流动性等可能进一步分化。展望下半年,商业银行整信用质量将保持稳定。(完)